便民公告
浅析如何加强对青年民警的教育引导
发布:霍东分局    时间:2013/4/26 11:42:17
        近年来,随着公安队伍的不断壮大,“80后”一代的青年民警已经作为新鲜血液大量补充到我们的队伍中,他们的个人素质、执法水平、道德水准的好坏直接关乎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实践证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自己选择的事业充满了信心、无怨无悔,对工作充满激情、谦逊好学、积极上进,较快地融入到了基层公安工作环境中,尽管还有许多“不适应”,但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尽力地、努力地工作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80后”青年民警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非公安院校的多;二是非本籍本地的多。他们到一个地方工作,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要从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始,逐步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慢慢融入到新的人际圈。加之很多法律法规、公安业务知识和技能、内部系列管理规定等都要从零起步,通过培训、自学来了解、掌握,并自觉转化为工作实践,这样的过程较之过去主要从公安院校录取的新警要长。如果不加强科学的教育管理和正确引导、带动、关心,他们中有的同志很可能产生厌学丧志、思想滑坡、精神颓废、工作懒惰、纪律松散,甚至违纪违规。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教育引导功能,塑造好青年民警,把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引导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80后”青年民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易受外界影响。“80后”青年民警大多刚刚走出校门,社会经验欠缺,如同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而公安工作接触的社会阴暗面比较多,接触到较多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甚至染上污点。

  (二)抵御挫折能力差。公安工作不同于一般性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刚参加工作时,“80后”青年民警大多具有较强的上进心,想干出点成绩来,想有所作为。但经过一段时间理论与实践的磨合,特别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易产生悲观情绪,进而造成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满足现状,糊弄应付。

  (三)价值观不稳定。“80后”青年民警好奇心强,喜欢多姿多彩的生活,对当前繁忙、单调的公安工作感到不适应,特别是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性、重利性等负面效应的冲击,青年民警思想观念可能产生失衡和困惑,在物质享受问题上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处理好“金钱”、“工作”、“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感情生活丰富。“80后”青年民警刚刚参加工作,基本正处在恋爱成家阶段。大部分青年民警都能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工作,成家与立业之间的关系,摆正自己的心态,顺利进入人生的新阶段。但也有个别民警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能很好把握婚恋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不良后果;有的还因感情波动引起情绪沮丧,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产生上述现象和问题的主要原因剖析

  (一)受客观环境影响,思想观念受到巨大冲击。目前大多数“80后”青年民警为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明显,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得到加强,这是本质和主流。但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对青年民警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影响,他们为人处事现实主义色彩较浓,对当前社会不良诱惑现象分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就是由于受物质利益和社会因素的驱动,价值取向偏移、道德素质滑坡、对工作和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在少数青年民警身上显现,进而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

  (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自身定位不切实际。有的“80后”青年民警认为自己学历高,又有专业优势,入警前就对从警之路做出了长远规划,几年打基础,几年提副科,几年提正科,等等,体现出了他们对于成长进步理解的片面性,过于急功近利,缺乏理性认识。部分青年民警不能正确对待组织上对工作岗位的安排,认为从事一线工作大材小用,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坦言“没想到被安排去站马路”、“没想到去农村当片警”,期望值和实际工作环境出现了落差,逐步产生失落感,很快就有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

  (三)警务活动繁多,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各类群体性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增多,各种严打战役、专项整治任务接连不断,公安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再加上大量的非警务活动和执法环境复杂,警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没有休息日,经常加班、熬夜已成为公安民警的家常便饭。因此,政治学习的时间就难以得到保证,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学习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另外,由于公安工作繁忙、事务性工作多,各单位也就常常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学习,不少青年民警对这种加班学习的方式颇有怨言,教育的效果无疑就打了折扣。

  (四)业务缺乏钻研学习,工作被动产生心理压力。有的“80后”青年民警考进来是为了公务员这个“铁饭碗”,并不想全心全意当好民警,也有的自认为当上警察吃“皇粮”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工作中不思上进,平时一有时间就热衷于与社会上一些朋友玩耍、吃喝。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是被动、消极的应付了事。同时,由于一些民警“急功近利”,忽视了对自身业务技能的深钻细研,动不动就对一些犯罪嫌疑人动手动脚、刑讯逼供;有的因对法律法规的不熟悉,反被人民群众问得哑口无言;有的在执法过程中重实体法、轻程序法,执法程序不规范,时常造成群众投诉。由于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在工作起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进而在少数民警中产生了怕出事、怕投诉、怕得罪人的“三怕”思想,造成了工作中缩手缩脚,甚至不作为。

  三、对加强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建设的几点建议

  “80后”青年民警的教育管理究竟该如何去做,笔者结合多年在基层派出所当所长的工作经历,认为采取“六靠”措施加强对青年民警的教育管理最为有效和实用。

  (一)靠教育培训。一是要保证定期进行政治业务学习的好制度不能丢。通过集中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熟悉、了解、掌握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和各个时期公安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增强“五个意识”,坚定从警追求。二是坚持服务实战需要。把专门业务培训与“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学习培训模式有机结合,加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战术、基本体能、心理素质、公文写作、纪律条规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深入开展大练兵活动,切实解决“说不过、追不上、打不赢”的问题,全面提高“四种能力”。三是牢固树立“文化育警”意识,大力发展警营文化。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挖掘具有书画、摄影、音乐、舞蹈、体育等健康兴趣爱好的民警及民警家属,建立“警营才艺人才库”,组建“警官俱乐部”、“警官艺术团(队)”等,努力让广大民警最大限度地释放青春活力,不断丰富警营文化;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规模不等、寓教于乐,集时事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竞赛、比赛、文艺演出活动,使广大民警在“拒绝不良嗜好,追求健康生活”的浓厚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入脑入心的教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公安事业中。

  (二)靠真情沟通。在一些基层单位,所队长“发号施令”无人听、队伍中出现不团结,往往就是因为上下级之间、民警之间缺乏经常性的真情沟通。可以讲,沟通的成败决定领导效能和单位形象。沟通有言语与非言语之分,笔者在这里着重讲的是言语沟通。即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善于洞察民警个体言行表现,一旦发现无论是因为婚姻家庭、还是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因工作争议、误解所表现出来的消极言论、行为,就要通过私下谈话沟通、通讯短信沟通、碰头式沟通、书信沟通和民主生活会沟通等有效方式,用真心、真情建立信任氛围,疏通情绪、排除障碍、化解心结,实现人心归队、警营和谐。当然,在沟通过程中,恰当、有礼、友好的表情、举止和合适的环境选择是有效沟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必须十分注意。

  (三)靠科学管理。一是要尽可能地根据民警个体性格、阅历、知识、体质分配岗位、安排任务。由于近年来新分配民警中不少是非公安院校毕业的,不适宜一上岗就让他们去单独承担一项工作,而是要先由经验较丰富的老民警传帮带,让他们有更多的“学、看、问、记、悟、仿”等跟学和自学的机会,尽快适应岗位、进入角色,独立完成任务。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让他们多学习、多了解常用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办事制度、纪律要求等,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违纪风险,以更高的热情、更实的作风投入到各项公安工作中。二是实行科学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实绩论优劣。目标管理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把考核标准与追求目标混为一谈,提出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空头指标”。科学的目标管理是破除“大锅饭”,激发民警工作热情、奖优罚劣、实现预期工作目标的“强心剂”、“润滑油”和有效领导的好帮手,各基层所队一定要坚持它、用好它。三是充分利用好信息化建设成果,对广大民警执法执勤、警容风纪、为民服务等言行实施监督、考核,延伸监督触角,积极推动队伍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对民警的教育管理水平。

  (四)靠示范引领。基层领导不但要用好管理权、审批权、执法权,更要注重非权力性影响,用自身模范带头作用引领队伍。俗话说:“一个好师傅必然带出好徒弟”,一线实战单位科所队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对民警的教育管理不仅要经常在台上、会上提要求、敲警钟,更要注重台下、会后交心谈心、为民警做好表率。只有自己身先士卒带头干,民警才会自觉自愿跟着干。简单粗暴的训斥、命令、责怪只会导致关系紧张、队伍松散、班子软弱,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此外,还要善于发现、培养身边先进典型,用活生生的教材启发、引导、感染青年民警,从而使他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热爱公安工作。通过典型引路,积极营造比学赶帮、争先创优的警营氛围。

  (五)靠警示提醒。公安监督工作重在预防、提醒。要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片、听取报告、内部通报、反腐图片(实物)展览等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使广大民警在思想深处筑牢“不敢违”防线。还要着眼长远、小处入手,狠抓民警工作、纪律、生活作风养成教育、监督。要更加注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提醒、纠正,哪怕一时不能得到民警理解、甚至抵触、埋怨,也要坚定“不放弃、不抛弃”的责任心,去帮助、去说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事民警终会悟出“监督就是关爱”的道理,总会因你的及时提醒而感激。

  (六)靠从优待警。毋庸置疑,从优待警是队伍管理的“兴奋剂”、“加速器”。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提起“从优待警”四个字,不少民警总是片面认为:涨工资、发奖金。在某些基层所队,似乎除了靠“发钱”带队伍,再也使不出队伍管理的好招数,这是十分错误的“带兵之道”。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公务员管理、要求也越来越规范、严格,当然也包括工资福利、津补贴标准及发放。所以过去千方百计私设“小金库”、超标准、超范围收费、随意发放钱物等违纪违规行为一旦死灰复燃,必然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其结果是害己、害家庭、害公安整体形象。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从优待警?笔者认为,一是要了解、关心民警及民警家庭冷暖、疾苦,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安心、勤奋工作的人文关怀氛围。比如现在非本地籍民警多,他们到一个地方工作有很多不方便、不适应,作为带兵之人就必须考虑安排好他们的衣食住行,不能让他们到处打游击、吃住无着落,身处“无依无靠”尴尬。基层所队要办好小食堂,注意挖掘民警才艺特长,丰富民警八小时健康娱乐活动,让广大青年民警充分感受到工作之余生活充实,充分感受到组织关怀和警营温暖。二是要保护青年民警积极性、进取心,为他们在政治上的进步领好航、带好路,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平台。同时,对他们良好工作、作风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特别突出的还要予以表彰奖励,不让他们对公安事业的热情、激情受冷落。三是要切实保护民警合法权益,坚决查处侵害民警及其亲属正当权益和实施打击报复的违法违纪行为。四是要及时兑现应予发放的各种工资福利、津补贴和政策性补助金,做到不拖延、不扣减。五是要关注、关心民警及家庭诸如子女升学、生日、结婚、直系亲属的婚丧事,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士气,为和谐警营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